> 在线造句 > “坐对空山讽小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坐对空山讽小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坐对空山讽小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坐对空山讽小诗”出自宋代周文璞的《归憩仁王寺》。

“坐对空山讽小诗”全诗

《归憩仁王寺》

宋代 周文璞

重到招提未觉迟,钵单初副袷衣时。

僧房斋院门门闭,梅子枇杷树树垂。

蚁荫经幢求托化,龙缠佛座学慈悲。

长年无事闲来此,坐对空山讽小诗。

《归憩仁王寺》周文璞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归憩仁王寺》是宋代周文璞的一首诗词,描绘了作者回到仁王寺的场景和内心感受。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重到招提未觉迟,

钵单初副袷衣时。

僧房斋院门门闭,

梅子枇杷树树垂。

蚁荫经幢求托化,

龙缠佛座学慈悲。

长年无事闲来此,

坐对空山讽小诗。

诗意:

诗人重回仁王寺,感叹自己久未来访,却感觉并不迟到。当初刚穿上僧袍时的情景历历在目。僧房和斋院的门紧闭着,梅子和枇杷树垂下优美的枝叶。蚂蚁在经幢的荫庇下寻求庇护,龙像缠绕佛座学习慈悲。长年来无事可做,闲来此地坐着,对着空山吟唱着小诗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仁王寺的景物和场景,展示了诗人归来的喜悦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。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对自己归期的惊讶和对寺庙景物的细腻观察。他用闭着的门、垂下的枝叶等细节,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荒凉之美。蚂蚁在经幢下寻求庇护,龙像缠绕佛座,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赞美。最后,诗人坐在这片空山之中,静静地吟唱小诗,抒发了对宁静、闲适生活的向往。
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描写和精练的语言,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侣的生活,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它既表现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敬仰,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对宁静、自由的追求。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、清新的感受,让人仿佛置身于寺庙的静谧之中,感受到心灵的平静和宁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