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吞象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贪心不足,就像一条蛇想要吞下一只大象一样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实体贪婪到不切实际的地步,渴望得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为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中的描述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这句话描绘了一条巨大的蛇在三年时间内消化并吐出大象的骨骼,形象地表达了蛇吞象的意象。
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过分贪婪,要懂得适可而止
蛇吞象的成语出处是哪部古籍?
蛇吞象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有哪些?
如何理解蛇吞象的寓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