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师与商也孰贤也的意思是询问颛孙师(字子张)和卜商(字子夏)这两位孔子的学生谁更优秀。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篇,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提出的问题。
根据孔子的回答,子张在学问上有时过分钻研,而子夏则在学问上有时钻研不足。孔子认为,过分和不足都是不合适的,它们都不能达到中庸之道。因此,他并没有认为子张比子夏更贤能。
这一思想强调了在行为上寻求适度和均衡的重要性,指出无论是过头还是不足,都是偏离了理想的中庸之道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师与商也孰贤的出处是哪篇?
孔子如何看待学问的适度?
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的教育启示是什么?